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据科学导论》负责人,数据科学50人,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杰出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系统专委员会执行委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核心期刊《计算机科学》执行编委、英文期刊《Data Science and Informatics》副主编;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IBM全球卓越教师奖、留学基金委-IBM中国优秀教师奖教金等多种奖励30余项;曾出版我国最早系统阐述数据科学的重要专著之一《数据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访问学者,德国乌尔姆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区块链、分布式计算方向研究。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据库专委委员、区块链专委通信委员。曾担任CCF数据库年度学术会议区块链论坛主席,以及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区块链论坛主席。
博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和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数字经济、未来保险科技与元宇宙等话题。他目前的研究从经济学理论上关注了去国内外新兴的去中心化保险形式,并曾联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CU)共同发布过研究报告白皮书,共同撰写过多篇关于去中心化理论下的保险理论及风险分担的研究,并被多个国际重要会议接收和报告。目前,他在国内外保险精算和金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字社会与数字经济、元宇宙与虚拟行为、虚拟团队与信任。在MISQ等顶级学术期刊/会议以及CSSCI核心等录用/发表论文100余篇(发表/录用SSCI论文5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在13本SSCI期刊担任编委相关工作,担任SSCI期刊Internet Research的“元宇宙机遇与挑战”专辑客座编辑(Special issue guest editor)、第56届夏威夷系统科学年会(HICSS)的“元宇宙机遇与挑战”分会主席,讲授新生研讨课“元宇宙背景下的数字商务与虚拟协作”。出版《读懂元宇宙》书籍1部。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项目主要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艺术,增强现实应用与交互设计。
艺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人大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美院首批数字媒体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画与数字记忆、新媒体艺术。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中英文论文。加密艺术与元宇宙、全景共情机制与虚拟现实为其近期研究成果。多部数字作品受邀参加国际展览,并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获得上海国际电影周最佳短篇奖、韩国釜山国际短片节NETPAC大奖等奖项。《元宇宙的一天》受邀参加国际线上艺术展览。
于2019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百度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员。博导,受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多模态感知与学习,以主要作者身份在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2020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奖,2021陕西省优博奖;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计划,百度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人才计划等。受邀为多个国际高水平会议及期刊审稿,并主办/协办多场国际顶级会议讲习班。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数字艺术、CG设计、国潮文创、潮玩IP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传承与创新、数字化乡村振兴、可持续性设计。艺术设计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装饰》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传统经典的当代再造——基于"Redesign"设计方法的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设计再造概念。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化,包括算力网络、智能无线网络、确定性低时延广域网和高性能数据中心网络。曾就职于华为,任主任工程师,参与华为移动服务(HMS)、鸿蒙系统和Link Turbo技术创新,曾获华为十大发明奖。近年来在ACM SIGCOMM、IEEE/ACM TON、IEEE TPDS、IEEE ICNP等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拥有8项国内外技术发明专利。
专业为科技哲学,相关研究领域:物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智能革命与智能社会研究,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研究。迄今出版《疫情应对与技术治理》(2022)、《技术的反叛》(2021)、《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2015)、《行动中的密涅瓦》(2014)、《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2009)、《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2006))等著作20余种,在Environmental Ethics、Issu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Technology in Society、《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中英俄德文学术论文150余篇。
研究领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各类用户行为,外包和信息化项目管理,以及电子商务应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本专业一流国际期刊。现任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CNAIS)主席(理事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包括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SCI),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SCI), Journal of Database Management (SCI),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的旗舰期刊Journal of AIS (SCI)等。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与工程心理学,围绕人际信任与人机信任的建立与调节,采用问卷、行为、眼动、电生理、核磁等多种研究手段展开研究。主持国自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科青年项目等十余项。近年来发表SCI、SSCI文章数十篇,参与制定ADAS国家标准1项。开设本科生课程:普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研究生课程:人机交互、用户行为研究等。
研究方向为社会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实务、企业文化建设、工商人类学理论与应用。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IACME)创始会员,美国管理学会(AOM)会员。北京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市委组织部2006年聘任);深圳恒波商业集团独立董事(2010年聘任);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北京市国资委2015年聘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咨询评估专家组成员(国防部2019年聘任)。
本科、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2003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信息检索与挖掘,推荐和文本生成的研究。2020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任长聘副教授。她近期的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的文本创作、自然语言的多模态理解和多模态对话系统。宋睿华博士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已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拥有25余个国际专利。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网络、网络算法、融合点云、3D视觉、惯导的群智感知、定位、建图算法等问题。目前,他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
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与决策行为等。兼任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副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分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2009-)等;担任学术刊物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和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编委、《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委、《管理学家(学术版)》副主编。
物理学学士,文学博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文学、艺术与神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核心”金课“文学中的科技想象与人文反思”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学理论、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研究领域为风险管理和保险,利用跨学科的优势,研究方向涉及量化风险管理、保险科技、保险资产管理、保险精算、保险经济学、保险文化、互联网保险、保险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在随机风险模型的构建和分析、科技推动的现代风险理论研究等方面尤为擅长。
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人工智能在金融、资源能源经济学中的运用等。在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41篇、JCR一区期刊35篇、英文A刊21篇,ESI全球1%高被引论文10篇,ESI全球1‰热点论文4篇,H指数28,谷歌学术引用2000余次;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与译著三部,担任多个国际英文期刊的匿名审稿人和多个学术团体理事。
研究领域为大数据与城市治理、城市更新、数字孪生城市、元宇宙与空间治理。在《国际城市规划》、《地理研究》、Land Use Polic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Globaliz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